截圖別人的限動犯法嗎?未經同意截圖限時動態最高可判3年

截圖別人的限動犯法嗎?未經同意截圖限時動態最高可判3年

前言:

在社交媒體盛行的今日,限時動態已成為人們分享生活點滴的重要管道。然而,您是否知道,未經他人同意截取限時動態,即使限時動態未公開,也可能觸犯法律嗎?
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
  • 在分享他人限時動態前,請務必取得其同意,以避免觸法風險。
  • 即使限時動態設定為僅限特定對象觀看,未經同意截取仍可能構成「妨害秘密」罪,請注意保護他人隱私。
  • 截取他人限時動態後切勿散布,以免涉嫌加重誹謗罪,影響自己與他人的信用及名譽。

可以參考 如何讓 IG 限時變 60 秒?2 個超簡單必學秘訣,讓你盡情分享

限時動態也受保護

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,越來越多人使用「限時動態」功能,分享生活中稍縱即逝的時刻。然而,鮮為人知的是,即使限時動態設定為僅特定對象可見,未經當事人同意擅自截取仍可能觸法。根據實務見解,只要截取他人非公開之限時動態,即使未向他人公開,仍可能構成「妨害秘密」罪,最高可處三年徒刑。

刑法第315條第1項規定:「無故以錄音、照相、錄影或電磁紀錄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、言論、談話或其他私密事項者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金。」所謂「非公開」,係指行為人為維護其隱私,而對外設定一定之防護措施,限制特定人以外之人接觸特定場所或資料。限時動態因僅能由設定對象觀看,因此符合「非公開」之要件。

因此,未經當事人同意,擅自截取他人限時動態,即使未向他人公開,仍然可能觸犯刑法第315條第1項之「妨害秘密」罪。此罪為告訴乃論之罪,必須經由被害人提出告訴後才能開始偵查。但若行為人截取後散布他人非公開之限時動態,則可能涉嫌加重誹謗罪,最高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  • 限時動態雖設定為僅特定對象可見,仍屬於「非公開」之活動。
  • 未經當事人同意擅自截取他人限時動態,恐觸犯刑法第315條第1項之「妨害秘密」罪。
  • 截取他人限時動態後散布,可能涉嫌加重誹謗罪。
  • 盜攝限時動態:未經同意截圖恐觸法

    社交媒體發展蓬勃,許多人習慣透過限時動態分享生活點滴。然而,您可曾想過,即使限時動態僅在短時間內公開,未經他人同意截圖仍然可能觸法嗎?根據我國刑法第315條之1第二項規定:「無故以錄音、照相或錄影等方式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、言論、談話或影像者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金。」因此,未經他人同意截圖限時動態,即使該限時動態未公開設定,仍可能構成「妨害秘密罪」,最高可處三年徒刑

    需要注意的是,「竊錄」行為的構成要件並不要求截取的內容已公開,只要未經他人同意,即可能觸犯本罪。因此,即使限時動態僅對特定好友公開,甚至仅自己可见,未經其本人同意截圖,仍可能构成「竊錄」行为,進而觸犯妨害秘密罪。

    構成妨害秘密罪之要件

    • 無故:指行為人主觀上並非正當理由而實施竊錄行為。
    • 竊錄:包含錄音、照相、錄影等方式,而限時動態截圖即屬於此範圍。
    • 他人非公開之活動、言論、談話或影像:未經他人同意,截圖限時動態即可能觸及此要件。
    截圖別人的限動犯法嗎?未經同意截圖限時動態最高可判3年

    截圖別人的限動犯法嗎?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
    截圖限動犯法嗎?未經同意恐觸「妨害秘密」

    限時動態是社交媒體上常見的分享方式,由於其具有時間限定的特性,讓許多使用者對其隱私性感到安心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即使限時動態未設為公開,截圖他人限時動態仍可能違反「妨害秘密」罪。

  • 定義:妨害秘密罪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,擅自攝取或錄製其非公開活動、言論、談話或影像等內容,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。
  • 法規依據:我國刑法第315條第1項規定,無故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、言論、談話或影像者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。
  • 因此,不論限時動態是否設為公開,未經本人同意截圖其限時動態,即可能構成妨害秘密罪,最高可處三年有期徒刑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是使用螢幕錄製或其他技術截取限時動態,只要未經本人同意,仍有可能觸法。

    在使用社交媒體時,應尊重他人的隱私權,若有分享他人限時動態的需求,務必先取得其同意,避免觸犯妨害秘密罪,保障自身與他人的權益。

    “`html

    截圖限動犯法嗎?未經同意恐觸「妨害祕密」
    項目 說明
    定義 未經他人同意,擅自攝取或錄製其非公開活動、言論、談話或影像等內容,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。
    法規依據 我國刑法第315條第1項規定,無故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、言論、談話或影像者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。
    是否違法 不論限時動態是否設為公開,未經本人同意截圖其限時動態,即可能構成妨害祕密罪,最高可處三年有期徒刑。
    注意事項 即使是使用螢幕錄製或其他技術截取限時動態,只要未經本人同意,仍有可能觸法。
    提醒 在使用社交媒體時,應尊重他人的隱私權,若有分享他人限時動態的需求,務必先取得其同意,避免觸犯妨害祕密罪,保障自身與他人的權益。

    “`

    截圖限時動態後果嚴重:教你如何守法使用社交媒體

    未經同意截圖限時動態的嚴重後果,已讓許多人認知到「截圖」行為與「妨害秘密」罪之間的關聯。而除了可能導致三年以下的徒刑外,截圖限時動態所衍生的後果還有:

    民事侵權:

    截圖限時動態未經同意,會侵害到當事人的隱私權。對方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,包括精神慰撫金、財產損失等。

    刑事責任:

    除了刑法第315條之1的妨害秘密罪外,截圖限時動態還可能觸犯其他刑事罪名,例如:
    《個人資料保護法》第43條:未經本人同意收集、處理或利用其個人資料者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    《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》第22條:未經本人同意拍攝、散布其影像、照片或聲音者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    《跟蹤騷擾防制法》第29條:反覆或持續對他人為拍攝影像、錄音或其他窺探行為,使他人心生畏怖,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    社群媒體平台制裁:

    社群媒體平台對於截圖限時動態的行為亦有自己的規範,例如:
    Instagram:未經他人同意截取或分享限時動態,可能會導致帳戶被關閉或停權。
    Facebook:未經他人同意截圖或錄製限時動態,可能會被處以禁言或其他限制措施。

    結論:

    截圖限時動態看似小事,但未經同意截取他人限時動態,不僅可能觸犯刑法,更會衍生民事侵權、社群媒體平台制裁等後果。因此,在使用社交媒體時,應謹慎截圖行為,尊重他人隱私,並避免未經同意截圖限時動態,以免惹禍上身。

    截圖別人的限動犯法嗎?未經同意截圖限時動態可能違法

    網路社交媒體興盛,限時動態作為一種即時分享的內容形式,受到許多人的喜愛。許多人認為限時動態只有發佈者和關注者可以看到,因此截圖保存下來並無大礙。然而,這樣的想法可能存在法律風險。根據刑法規定,未經他人同意截取其不公開的電子訊號資料,即視為妨害秘密,最高可處三年徒刑。限時動態雖然設定為僅限關注者觀看,但仍屬電子訊號資料的範疇,因此截圖後保存或轉發,都可能觸犯妨害秘密罪,即使當時並未公開發佈。

    值得注意的是,たとえ限時動態がすぐに消えてしまっても、電子訊號資料は一定期間內仍會保留在伺服器上。因此,即使截圖時限時動態已過期消失,仍可能被追究妨害秘密的刑事責任。若想截取他人的限時動態,務必取得其同意,切勿擅自截圖,以免觸法。在使用社交媒體時,應尊重他人的隱私權,並遵守相關法律規定,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。

    可以參考 截圖別人的限動犯法嗎?

    截圖別人的限動犯法嗎? 結論

    綜上所述,截取他人限時動態,即使未公開,也可能觸犯刑法「妨害秘密」罪,最高可處三年徒刑。因此,在使用社交媒體時,務必尊重他人隱私,未經當事人同意,切勿任意截取或公開他人限時動態。

    維護網路安全和個人隱私是現代社會的共同責任。透過了解相關法律規定,並養成尊重他人隱私的好習慣,我們才能共同營造一個安全、和諧的網路環境。

    如果您有任何有關截圖限時動態的法律問題,建議諮詢專業法律人士,以取得最準確的建議。

    截圖別人的限動犯法嗎? 常見問題快速FAQ

    Q1:截取限時動態需要經過本人的同意嗎?

    是的。即使限時動態未公開,未經本人同意截取,仍可能構成「妨害秘密」罪,最高可處三年徒刑。

    Q2:轉發他人的限時動態是否需要經過本人同意?

    是的。轉發他人的限時動態也需要經過本人同意,未經本人同意轉發,同樣可能構成「妨害秘密」罪。

    Q3:如果截取限時動態後,只留存於自己的裝置內,沒有外傳,是否會構成犯罪?

    即使截取的限時動態只留存於自己的裝置內,沒有外傳,仍然可能構成「妨害秘密」罪。因為截取的行為已經侵害了他人的隱私權。